叶宏,女,辽宁省锦州市人,博士结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任轻工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化工系副主任。主要研究疏散功效质料的制备、改性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入选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等项目,加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主持校级教改项目4项,目前是北京市优质课程《化工原理(上、下)》卖力人,以及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化工原理(上、下)》和《现代仪器剖析》卖力人,2022年被评为尊龙凯时教学名师,2018年和2022年被评为尊龙凯时优秀教师。
叶宏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很是热爱教育事业,不但精彩完本钱职事情,更经常牺牲业余时间,热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承?蒲а芯康耐,也深入进行教育教学革新研究,并积极资助同事、效劳社会,以无私的贡献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取得了丰富的结果,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不绝成绩自我、实现价值。
多措并举,锐意教改
叶宏主讲的《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兼具“科学”与“工程”的双重特点,对工科人才业务素质、工程能力与立异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受众学生多,专业跨度大,影响规模广”的特点。同时,这门课也是一门理论公式较多、盘算量较大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时难免有畏难情绪。
为了使《化工原理》课程内容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叶宏较早地进行了课堂的教学革新。从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式”教学,到线上线下“混淆式”教学,从“多条理”化工原理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再到防疫配景下的“课程思政”设计,在连续的教学革新中,智慧化的教学手段在课程中广泛应用,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被带入了课堂,带给了学生在课堂上入手的时机。原本笼统难懂的公式生动了起来,原本缄默的课堂活跃了起来。围绕着教学革新,叶宏主持及加入了7项教改项目,宣布了10篇教改论文,获得了4项校级教育教学结果奖,主讲的《化工原理(上、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本科生学评教一直在95分以上,每年领导学生加入国家和北京市等各级竞赛均有数十名同学获奖。叶宏同时主讲研究生课程《情况剖析波谱学》以及留学生研究生课程《历程工程原理(全英)》,研究生学评教99分以上。这些课程在学生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学科融合,教研相长
在兢兢业业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叶宏关于科研事情也从未松开过。她将自己的科研偏向与学校优先生长的学科偏向有机融合,从学科交叉中寻找新的兼具理论价值与实用性的科研课题,将疏散功效质料设计与食品宁静领域应用相结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资助项目,入选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等项目。同时,还加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等;竦檬谌ǚ⒚髯ɡ10余项,宣布SCI论文20余篇。目前担当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历程中,叶宏不但进行科学研究要领的指导,还会与学生深入交流,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长给出建议。别的,还会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课题的设计与调解,并且不但体贴学生科研的进展,还对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十分关注,包管学生全面健康生长。
自我提高,学无止境
叶宏每年在完成学校安排的听课任务之外,还会主动多听一些学科跨度较大的差别学院教师所讲的课程,以学习借鉴其他老师教学中的亮点,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每年都积极加入种种教育教学集会、论坛,以及种种教学培训课程,不绝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要领。2021-2022间先后加入了清华大学3门“标杆课”示范“克隆班”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优质课”观摩班的学习,主动向兄弟院校的优秀教师学习请教,并加入教学讨论。
别的,叶宏还积极加入科研相关领域内的海内外种种行业学术研讨,了解科研最新进展,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在业余时间积极对行业中相关企业进行现场考察,资助企业解决生产历程中的问题。
甘于贡献,立德树人
在教学与科研事情齐头并进的情况下,叶宏经常加班到很晚,寒暑假也基本在学校忙碌。但不管事情再多,仍然包管第一时间回覆学生的提问,有时在用饭和走路时还在回复学生的邮件。叶宏认为,教书育人始终是一名高校教师最重要的责任。
别的,叶宏还曾担当情况161的班主任,针对挂科和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了重点关注和主动谈话。疫情期间多次召开班会,并积极加入结业季学生行李打包事情。该班同学结业时结业证和学位证获得率均100%。同时,作为化工系卖力研究生事情的副主任,主要卖力研究生的招生宣传、面试和录取等环节的事情,叶宏十分关注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积极利用校友关系向学生推荐就业时机。2015年获得学校“就业事情孝敬个人奖”和食品与健康学院“就业事情孝敬奖”。2021年6月化工系结业的研究生就业升学率为100%。
叶宏认为,做一名优秀的高校老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平衡事业与家庭、教学与科研以及个人生长与学生需求的关系,需要用一颗热爱教育的真心去启迪另一颗渴求知识的真心。叶宏以热爱为灵魂,用贡献写师德,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门路上不忘初心,潜心耕作,默默贡献,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