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第六届研究生“学术之星”和“优秀学术运动团队”评优答辩会在阜成路校区举行。食品学院丛艳君副教授,盘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许继平副教授,质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冯涛副教授、田华峰博士,经济学院郭毅副教授,商学院穆林娟副教授、王楠博士受邀担当评委。研工部副部长熊慧出席本次运动并做开场致辞。
熊慧首先对列位评委老师的加入体现谢谢,同时对积极加入本次运动的研究生个人和团队体现接待。她说学术之星评选运动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受到宽巨匠生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加入,今年申报“学术之星”23人,申报“优秀学术运动团队”12个,划分比去年增加了53%和33%。她强调研究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也是导师的科研助手,在具体的科研运动中,能更好地引发研究生的立异意识和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希望通过此项运动开展,树立研究生科研模范,增进研究生们跨学科交流,让更多的研究生学会做学问、乐于做科研,在研究生中营造良勤学术气氛。
评选会上,十三名参评“学术之星”的同学、八名入围的“优秀学术运动团队”代表凭据赛前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划分展示了各自的科研经历、学术结果,分享了做科研的心得体会,以及科研团队的相助精神和丰富结果,并回覆了评委老师的问题。来自2009级应用化学专业的苗志伟同学继去年荣获第五届研究生“学术之星”称呼后,今年他又带着自己新的科研结果来到答辩现场。在已往的一年里他共撰写宣布论文8篇,其中SCI和EI各收录1篇,一级焦点期刊6篇,专利1项。别的,来自2010级控制工程专业的赵川同学在展示环节,还提出了自己平时做科研总结出的自我学习“十步法”。3个上届“优秀学术运动团队”,今年延续良好的学术研究古板,展示了他们新的科研结果,如“稀土光电功效质料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团队宣布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有13篇。同时,今年新入围的“包管理论立异与应用团队”和“财务治理实践团队”也展示了他们的科研特色和风范。这些经验分享,让前来观摩的同学从中获益良多,越发意识到要沉心、静气地投身于自己专业领域研究中去,让学术研究酿成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任务。
整场评选会历时两个半小时,每位选手和团队都获得了评委老师们的积极肯定和赞许。同学们潜心钻研学术的态度和能力,给列位老师们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评委们均一致建议,宽大研究生同学们平时要积极加入各项科研运动,通过跨学科交流,抵达拓宽学术研究的思路。并体现,此次运动为他们今后指导研究生带来了启示,希望今后继续扩大运动规模和影响力,让更多的师生加入其中,从中获益。
最后,评委们综合考虑科研结果和答辩效果,评出10名“学术之星”和5个“优秀学术运动团队”,为奖励积极加入学术运动并取得优异结果的研究生团队和个人,学校将对获奖个人及团队,以及入围的候选个人及候选团队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六届研究生“学术之星”获奖结果排名
|
|||||
序号
|
姓名
|
专业
|
科研得分(70%)
|
答辩得分(30%)
|
总得分
|
1
|
苗志伟
|
应用化学
|
39
|
90.3
|
54.39
|
2
|
赵川
|
控制工程
|
36
|
89.6
|
52.08
|
3
|
吴文倩
|
质料加工工程
|
25.5
|
91.3
|
45.24
|
4
|
侯堃
|
盘算机应用技术
|
22
|
87.9
|
41.77
|
5
|
李晓晨
|
工业经济学
|
22.6
|
86.1
|
41.65
|
6
|
王慧
|
金融学(包管)
|
21
|
88.6
|
41.28
|
7
|
王竞燕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21
|
87
|
40.8
|
8
|
官伟
|
应用化学
|
19
|
89.9
|
40.27
|
9
|
王麦秀
|
金融学
|
20
|
84.7
|
39.41
|
10
|
陈睿超
|
质料加工工程
|
18
|
87.4
|
38.82
|
第六届研究生“优秀学术运动团队”获奖结果排名
|
|||||
序号
|
团队名称
|
团队卖力人
|
科研得分(50%)
|
答辩得分(50%)
|
总得分
|
1
|
稀土光电功效质料设计合成与应用
|
朱吉成
|
268.00
|
88.86
|
178.43
|
2
|
智能检测与优化控制
|
李林
|
166.00
|
87.57
|
126.79
|
3
|
绿色功效质料研究
|
于洋
|
70.00
|
89.29
|
79.64
|
4
|
财务治理实践研究
|
代英昌
|
52.00
|
86.43
|
69.21
|
5
|
包管理论立异与应用
|
王慧
|
46.00
|
87.00
|
6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