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西藏,人们总是会联想到那里极其卑劣的自然情况:高寒、缺氧、冻土、风沙……关于许多人来说,西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然而,有几位不怕刻苦、勇于挑战的少年,即将开始他们两年的义务兵役,与他们的军旅梦想“会师”。他们是法学093班曹洪涛、自动092班胡子坤、产设112班覃富理和数媒111班程熠, 11月20日,四名大学生启程奔赴西藏。
曹洪涛:“我要去西藏!”
“我从小就有投军的愿望。想去体验一下军旅生活,使生活阅历越发富厚。”来自法学093班的曹洪涛说。他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尊长中也有不少人曾当过兵,这给了他不小的影响。
报名前,他曾与家人商量过投军的问题。“那天晚上我联系了家里的许多亲戚,跟他们说要开个家庭集会,他们还挺奇怪的。”谈到这,他微微笑了笑。关于曹洪涛的选择,他的父亲十分支持,认为孩子应该出去闯一闯;母亲起初有些舍不得,但看到孩子如此坚持,也就妥协了。“我是补录的,八号报名,十号体检。跟我一起体检的同学都是来复查的,而我一次就通过了,带队的徐老师看到我所有项目都及格了,另有点惊讶呢。”曹洪涛略带自得地说。
自小在北京长大的曹洪涛险些从未出过远门。于是,希望走出去获得更多锤炼的他,看到报名表格里“是否进藏”的栏目时,险些没有犹豫地做出了选择。他的好朋友一经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用尽一切原理来说服他放弃进藏,但他只回覆了一句:“你说的对我都没用。”短短一句话,表达出曹洪涛关于进藏的坚定。
曹洪涛的选择让他的老师们颇为意外。以高中党员身份入学的他,一直是学院党支部的主干成员。“作为支部书记,曹洪涛事情认真严谨,对每一批生长工具都严格要求。在生长党员的历程中,他牺牲了自己名贵的休息时间,仔细审阅入党质料,客观评价每一位生长工具。在即将前往军区的日子里,他依旧没有对事情有一丝的松弛和懈怠,体贴正在进行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积极做好下一届支部的交接事情。他是我学习的模范!”曹洪涛的“接班人”姚琳娜同学如是说。曹洪涛的突然离开令学院老师有些措手缺乏,“不过,从对我个人生长的角度出发,老师照旧挺支持我出去锤炼锤炼、开阔开阔眼界的。”
胡子坤:“就是想刻苦。”
由于突然接到提前入伍的通知,胡子坤已经回抵家中处理种种事务,他在公交车上接受了电话采访。
他告诉记者:“小时候,爷爷总给我讲军队里的故事,讲解放军的英勇事迹。这让我从小就对军队有着特殊的神往,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孝敬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一时因为报名报晚了,大二又因种种原因而延误了,所以直比及今年又一次征兵,我绝不犹豫地报了名。”提到关于西藏情况卑劣的问题时,胡子坤毫无畏惧。他平静地说:“我就是想让自己多吃点苦,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我要时刻以军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来更好地学习。”怙恃也给了胡子坤很大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很尊重我的决定,很支持我。”
走进宿舍,胡子坤的床铺和书桌已空空荡荡。胡子坤最好的“铁哥们”舍友杨旭成说:“子坤最大的特点就是特仗义!像我们有时生活费不敷了,他总是拿出自己的钱给各人救急。也从背面各人盘算钱的问题。”挚友胡国辉回忆到:“大一军训的时候,同学站军姿的时候晕倒,是坤哥把他送到了医院;另有班里去十渡玩,划竹筏时,一个女同学不小心落水,是坤哥奋掉臂身地跳下去把她救上来的。”
室友们凑钱为胡子坤买了一台数码相机,相机里存有班里同学拍的照片。室友们希望他没事多看看照片,不要忘了这些好兄弟。也希望他把他在步队里的点点滴滴纪录下来,回来跟各人分享。
覃富理:“要改变,要生长。”
覃富理做出要加入义务兵的决定是很迅速的,在看到食堂门口张贴出来的通知后,便立刻报了名。采访历程中,这个男孩一直面带笑容,陶醉在要出发入藏的兴奋中。
身为一名复读生,覃富理的家人并不十分支持他入伍。但在他看来,既然是一直以来的愿望,就不应忌惮太多,不可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义务兵只有两年时间,兵役结束后还可以继续学习、事情;但如果这次不去,我怕下次就会超龄,就没有时机了。”覃富理认真地说。
覃富理认为,只有参军,才华充分展现男儿的风范与本色。他的爷爷是红军,加入了许多战争,他的爸爸也加入过志愿军,经历过支援越南的战争。在这样的配景下,覃富理越发坚信身为男儿就应该去军营里磨练一下。覃富理参军的目的很纯粹,“因为我一直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体质也不算太好,所以我想通过参军来加大训练,锤炼自己的体质,增强毅力,也改变一下性格,希望可以更开朗外向。”
西藏气候卑劣,可是覃富理对此体现得很从容。他说:“我一直很喜欢探索那些不为太多人所知的事物,所以我也一直很想去见识和了解西藏的风土人情。”他喜欢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等书籍影响了他。他神往徒步旅行,享受“在路上”的状态。“并且我就是要去刻苦的,我想感受军营里训练之苦、感受气候之苦。这对我来说是种历练。”
程熠:“只为军人梦。”
同样是受家庭的影响,程熠从小就渴望投军。“爸爸经常给我讲他在军营的故事。至今爸爸和他在步队的兄弟仍然坚持着联系,有时还会办个战友会。现在家里另有他穿过的军装、他在步队时的照片,另有一些子弹壳。那些都是他最珍贵的回忆。”父亲“最珍贵的影象”成了程熠最执着的神往。
高三时,程熠曾和军营擦肩而过。“那时候地方上征兵,我原来都已经报名了,但跟家里再三商量后照旧决定先完成高考再做计划。”虽略有遗憾,但综合考虑其时的情况,投军确实不是最好的选择。程熠始终坚信有一天他会走进军营,但不可急于求成。
“他参军入伍的积极性很高,他很羡慕军人,也很想成为军人,参军一事是他自己主动报名的。”程熠的领导员徐亮介绍说。征去西藏义务兵的信息一出,程熠就报了名,并且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乐成通过。“得知通过的消息后有点儿激动,马上就给怙恃打了电话,他们也很兴奋。”谈起其时的场景,程熠仍难掩喜悦之情。
关于军队艰苦的生活,程熠并不是没有准备。“很有可能夜里两三点钟或任何一个你想不到的时间,起床哨就会吹响”,程熠平静地诉说着他即将开始的军营生活,“开始肯定会有不适应,但我觉得没什么。无论如何,对我是种锤炼。”程熠坚定的眼神驱散了所有的忧虑与害怕。
“我相信他肯定没问题,那些困难都不会难倒他,他对自己当军人的梦想很是坚定。”程熠的好朋友、刚刚结束两年兵役的郭媛媛表达了她对程熠即将开始的军营生活的信心。
关于未来的两年,程熠充满期待:“步队是个纪律严明的地方,我在那里会收获许多在学校无法获得的工具,会使自己更接近心目中的军人形象,成为正直、意志力坚强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