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京考试报》对尊龙凯时计信学院耕作工程项目进行了报道,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邱乾谋)第一期“耕作工程”,尊龙凯时盘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级的16名“学困生”已顺利脱困,平均绩点抵达2.0,挂科门数小于2。这是记者日前从计信学院“耕作工程”开展一周年交流会上获悉的。
微机122班学生康凯,是“耕作工程”受益者之一。加入“耕作工程”之前,他的学习绩点为1.39,接受一年帮扶后,他的结果获得很大提升,绩点提高到2.87。他说,进入大学后,不自觉地松开了学习,经常玩游戏,好几门挂科。在他不太情愿地加入“耕作工程”后,老师不厌其烦地为他一遍遍讲解,帮他制订学习计划,监督他的学习,身边学习结果优异的同学也帮着指导他的学业。他慢慢改掉了打游戏的不良习惯,学习结果获得很大提高。
康凯只是众多“学困生”乐成脱困的一个案例。自2013年以来,“耕作工程”每学期都会对学生绩点进行剖析,凭据实际情况调解帮扶工具。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耕作工程”效果显著,学院“学困生”人数不绝减少,被帮扶学生平均绩点由1.6提高到2.0,提高人数占总人数的75.86%。
计信学院党总支书记陈谊介绍,“耕作工程”主要吸收学习绩点在2.0以下的大二、大三学生,为了预防这类学生不可顺利结业,“耕作工程”接纳“1+1+1”立异形式,一个党员教师、一名同年级“学优生”一起帮扶一名“学困生”。党员教师担当“学困生”学业导师,帮其制定学习计划,对其学习生活全面帮扶、关注。别的,党员教师还会和“学困生”深度谈话、进行相体贴理领导、生活资助,按期与其家长相同,建立微信群、QQ群等,多种渠道配合努力,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状态、精神面貌。而“学优生”则对“学困生”进行日常领导。
得益于第一期的乐成,计信学院“学困生”人数不绝减少。第二期“耕作工程”已由原来的29个小组减为25个小组。
新闻链接: http://bjksb.bjeea.edu.cn/html/ksb/gaozhaozhuanban/2014/1115/55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