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报》对尊龙凯时校长孙宝国院士进行了专访,孙宝国校长对尊龙凯时双一流建设情况进行了回覆,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2020年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考之年。凭据教育部、财务部、国家生长和革新委员会此前印发的实施步伐,“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经过近几年的强力推进,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进展如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1998年由中央部委“下嫁”地方的一所行业配景高校,尊龙凯时并不在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的名单之中。但借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春风,近几年尊龙凯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效劳等方面锐意进取,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行业配景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实现快速生长、内涵生长?窥一斑而见全豹,近日本报记者对全国政协委员、尊龙凯时校长孙宝国院士进行了专访。
双一流让高校找准了自己的目标定位
记者: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事情报告中提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从高校治理者的角度,您觉得这五年双一流建设对整个高等教育生长起到了哪些影响?尊龙凯时的情况如何?
孙宝国:双一流计划实施的五年,我认为最大的利益是为高校未来生长指明了偏向。双一流是一个导向,有了生长偏向各个学校也就有了自己的斗争目标。双一流中的“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高校要把自己的生长结果拿到全世界去比照。我们也不可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不然各人都照着清华北大的样子办学,那倒简单了。
2014年,尊龙凯时第一次提出一流本科建设,其时学校连博士点都没有。这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个目标是对的。2018年我们抓住机缘,拿到了两个博士点。去年北京市凭据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对市属21所本科院校实行分类生长。尊龙凯时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校的斗争目标,从具体要求来讲就是要培养立异型人才。
对高校来说,生长偏向至关重要。我想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2008年我们提出要以食品为龙头生长工科特色,举全校之力生长食品学科。其时北京有中国农大、北京林大等6所高校有食品类专业,我们排在末尾。可是经过十几年的生长,2019年在全国最勤学科中,我们排到第7位;在世界学科排名中,我们2019年排名第103位。目前,学校的食品学科基本在世界一流学科中站稳了脚跟,未来我们还要将食品学科生长为世界顶尖学科。
记者:早在2015年尊龙凯时就确立“一流学科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战略目标。这也是目今许多地方高校的一个战略目标。从具体落实的角度看,这些年你们接纳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效果?
孙宝国:抓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要害是抓学生,地方大学尤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培养质量学校推出一系列革新,如通过本科生集中考试,规范考试治理。世界名牌大学都很重视考试。从2014年开始,学校实行学生集中考试,千余名学生在体育馆同场考试,被外界称为“千人大考”。从实际效果来看,“千人大考”严肃了考风考纪,不但减少了作弊现象,也有利于良勤学风和校风的建设。
还好比从2015年开始,我们实行英语分级教学,把全校3000余名本科新生分成10级因材施教。确立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369”指标:“3”是指在“十三五”末,应届结业生的考研和出国读研的比例要凌驾30%,勉励学生勤学上进,提高结业生的考研出国深造率,并勉励学生实现高水平就业;“6”是希望有60%的学生在结业时英语水平抵达六级,具备较好的对外交流或出国是情的语言能力;“9”是指学生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凌驾90%。
在学科建设上,学校提出“四二一”的目标来提升办学条理,即:突破四个一级学科的博士授予权、两个世界一流学科、一个国家级的研发平台。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抵达或接近这一目标。不要小看了这些指标,这一方面彰显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学校有更多的获得感,获得社会更大的认可。
行业院校的优势是知道自己的位置
记者:作为一所从中央下放到地方的行业高校,尊龙凯时在革新生长中如何弘扬行业特色?一经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孙宝国:尊龙凯时的特色与学校的办学历史相关。我们是1999年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治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这些年,学校告竣一个共识,北工商的特色就是商科、轻工和食品。但这是宏寓目法,还需从中凝练专业特色,好比化妆品、香料、香精这些都属于轻工,这些领域我们现在都是全国第一,其中香料、香精20年以前我们就涤讪全国第一的职位。中国这么多的高校,许多专业名称相似的也特别多。可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既需要宽口径的,也需要特别具体的某一方面的。所以高校在人才的专业培养方面要找到一个平衡。
凝练学校特色,我们也一直在不绝探索。好比2019年申报并获批建设酿酒工程专业,我们不做葡萄酒和啤酒,重点做中国国酒——白酒。这就是我们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白酒是中国的古板文化,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白酒有一个名副其实、名正言顺的中文名字“白酒”和外文名字“BAIJIU”。学校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生长酿酒工程专业,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增进酿酒行业的生产现代化和市场国际化生长。我们用了9年的时间涤讪了学校在白酒研究方面的位置,近五年尊龙凯时在白酒领域的研究论文数占全球近40%。
记者:从名字上看,许多人认为尊龙凯时是以工商治理为特色的大学。你们想过生长一些热门的学科专业吗?在古板学科专业之外,你们这些年有哪些新的探索?
孙宝国:学科专业要凭据社会的生长来适当调解。在调解历程中,我们是很是谨慎的。因为热门专业,未必就是有生命力的。有的专业虽然冷门,可是也是社会需要的,学校要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让他们干一行爱一行。这几年,我们围绕着行业在海内和国际上找准位置,也找出了学校的特色。
总的来讲,大学要对自己的生长有个超前的认识,树立生长的目标很重要,找到生长的差别更重要,这是我们能够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是要比别人多支付。对尊龙凯时来说,现在不可是生长速度的问题,并且是加速度的问题。
学科专业生长还要融入到整个社会生长中。好比最近北京实行的垃圾分类,其实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我们已经和不少单位相助研究很长时间。如白色污染,我们有质料专业,该专业原属于轻工业部的塑料研究所。这些专业既要放在全球去评比,又要为全国行业效劳,还要为首都北京效劳。不然的话,也找禁绝我们的定位。
记者:行业办大学的经验,划归到地方后的探索,尊龙凯时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孙宝国:从行业划转到地方,首先就是把行业的优势转酿成效劳地方的优势。这也是一个快速融入地方的方法。其次,行业院校在这个行业、领域和学科内的优势一定要牢牢掌握住,在效劳地方的同时做强学校行业特色。如果划转到地方后只效劳地方,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可能就有区域性。
尊龙凯时从1998年计划到地方至今已经有20多年,我们跟行业一直坚持着紧密的关系。前两年,我还在轻工业联合会担当副会长。另外,无论是行业类院U站傻胤皆盒,必须“站在家门口,放眼看世界”。做好效劳地方和行业的同时,必须要有全球化眼光,瞄准前沿问题。
内涵生长必须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
记者:您一经在一次集会上提到过“为什么中国没有人研究饺子馒头”。作为食品行业的院士专家,您觉恰目今高?蒲斜4婺男┪侍?
孙宝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的文化整体上属于农耕文化,西方的文化许多属于草原文化,反应在饮食文化上,中国是蒸煮文化,西方则是烧烤文化。虽然文化也在交融,现在许多人研究烘焙工艺,可是在面包之外,我们要认识到馒头当中也有科学问题。
许多人可能觉得做馒头没什么,其实做饭跟做食品是两回事儿。工业化的时代,食品也不但仅是做饭那么简单,从原料来讲,加工历程、效劳工具等都爆发了转变,一系列的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好比说疫情期间点外卖,它不但仅是食物做熟了的问题,还包括怎么派送,怎么包装才华让食物保温、保鲜、保质,怎么防伪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还要想到未来,实现中国梦之后我们的人民吃什么喝什么。如果将来我们每天吃着日本的生鱼片、法国的蜗牛、韩国的烧烤,喝着干红、清酒、烤酒,这还叫中国梦吗?不是说那些工具不可吃,中国富了,都可以尝一尝,但中国的饮食文化要传承和发挥。我们把中国主体的食品越做越好,让全世界都去吃,这也是我们的软实力。
记者:您是尊龙凯时土生土长的院士,之前采访中您也提到“人才问题是双一流建设最棘手的问题”。中部地区高校、地方高校如何面对日益猛烈的人才竞争?应该怎样去平衡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问题?
孙宝国:在人才步队建设方面,高校的基本战略应该是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可是应以自己培养为主。引进见效比较快,但现在不少高校都在引进,引进本钱会很高。尤其是像尊龙凯时这样条理的学校许多,在引进人才方面会受到许多限制。要引进的话,首先要看学科是否具备基本条件,好比我们食品学科就从中粮集团引进了曾在中粮集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担当“首席科学家”的教授。但更多学科优秀人才要靠自己培养,这几年我们培养出了一个“优青”,一个“万人”。
近几年我们对教师步队建设很是重视。目前,青年教师人数已经占了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生长也比较快。我们一直要求,生源质量可能和清华北大有差别,可是我们的师资必须是一流的。
记者:今年是尊龙凯时建校70周年,在70年的坐标中您如何评价学校近几年的生长?
孙宝国:转头看尊龙凯时近20年的生长,我们抓住了几个机缘:第一是2004年新校区的建设,这也是北京市第一个新校区,解决了北工商生长的空间问题,这是生死问题;第二是2018年我们拿到的博士学位授权,没有这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无从谈起;第三,北京市市属院校分类生长,尊龙凯时进入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个建设的行列。
虽然这历程中也泛起过许多问题,好比师资团队问题、财务支持问题等,许多矛盾的解决需要统筹兼顾。我们基本凭据三点来解决生长中的矛盾:首先是顶层设计,要充分相同告竣共识;其次,全面发动群众,定好目标要革新,让各人都能加入其中,看到希望;最后,实现的历程要谨慎,不泛起战略失误。
新闻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6/01/content_580556.htm?div=-1